養老院發生火災的常見原因
1、電氣線路存在安全隱患。部分養老院、福利院因維護不到位,存在電線未穿管保護、電線老化、插座破損等問題,導致電線短路、過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消防設施維護不到位。一是部分單位配備的滅火器材維護不到位,存在數量不夠、壓力不足等問題;二是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設置不規范。
3、雜物占用消防通道。部分養老院、福利院把雜物堆放在疏散通道內。同時,堆放的可燃物品有可能被引燃,導致通道煙霧彌漫、引發明火造成更大危險。
4、從業人員安全意識較差。養老院、福利院的從業人員對火災的危險性認識不足,消防逃生知識缺乏,遇到火災時心理素質差,一旦發生火災,易形成混亂的局面。
養老院防火基本要求
1、養老院不應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2、養老院采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時,不應超過二層;采用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筑時,應為單層;設置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內時,應布置在首層或二層;設置在四級耐火等級建筑內時,應布置在首層。
3、養老院相鄰護理單元之間應采用防火隔墻分隔,隔墻上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設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門應采用常開防火門。
4、疏散樓梯不得少于兩個,養老院的疏散盡量采用環形走道和外廊設計。
5、失能或半失能的老年人應優先安排在便于疏散的地點。
發生火災,老人應該如何自救
1、老人平時最好在床頭邊備一杯水,一旦發生火災,馬上潑濕被子,代替濕毛巾捂住口鼻。也可準備一些小工具,如口哨、手電等,老人體力有限,這些工具可以幫助逃生。
2、身上著火時,不要帶火奔跑,應該設法把衣服脫掉,也可以臥倒在地上打滾;身處位置接近水源的,可想辦法用水淋濕衣服。
3、養老院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在撥打119報警電話的同時,要組織員工迅速組織老人進行疏散,特別對年老體弱、臥病在床、沒有自理能力的老人要重點進行援救,并及時清點人數。
4、敬老院起火疏散過程中要注意盡可能分散人流,避免大量人員涌向一個出口,造成人員踩踏。通道被煙霧封阻時,員工要及時給被困老人傳遞濕毛巾、濕布條等物品,供給他們捂口、捂鼻用。養老院應為行動不便的老人設計專門的疏散逃生路線,制定專門的應急疏散預案。
5、居家養老的獨居老人可將一把家門鑰匙留給鄰居,以備不時之需。
養老院、敬老院消防安全提示
老年人行動不便,消防安全意識較為薄弱,一旦遇到火災,易造成較大傷亡,加強養老院、敬老院的消防安全工作尤為重要。公安部消防局提醒:
1、敬老院、養老院要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加強日常消防安全管理,開展防火巡查,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培訓,具備撲救初起火災和組織人員疏散逃生的能力,應定期組織開展疏散演練,有自理能力的老人應掌握必要逃生自救知識;
2、夏季炎熱,是用電高峰,敬老院、養老院尤其要注意加大對電線線路、電器的檢查維修,防止線路老化和超負荷用電,以免造成電器線路火災事故;
3、要向老年人告知正確用火、用電方法,教育其不要臥床吸煙;
4、敬老院、養老院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在撥打119報警電話的同時,要組織員工迅速對老人進行疏散,特別是年老體弱、臥病在床、沒有自理能力的老人要重點進行援救,并及時清點人數;
5、疏散過程中要注意盡可能分散人流,避免大量人員涌向一個出口,造成人員踩踏。通道被煙霧封阻時,疏散人員要及時給被困老人傳遞濕毛巾、濕布條等物品,供給他們捂口、捂鼻用,養老院應為行動不便老人設計專門的疏散逃生路線,制定專門的應急疏散預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