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結合是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19年年初的重慶市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代春蘭提交了《關于推廣施行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建議》,建議建立集醫療護理、康復理療等為一體的老年養護中心,為更多老人提供高品質的養老服務。
該建議由市重慶衛生健康委辦理,并進行了答復。目前,重慶對符合條件的醫養結合機構,利用自有產權建設機構新增床位給予10000元/張的建設補貼,對利用租賃產權建設的醫養結合機構新增床位給予5000元/張的建設補貼,并對醫養結合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征增值稅。
建議推進醫養結合滿足老年人需求
“意識不夠,機構設施不全,服務隊伍薄弱,質量欠缺……”代春蘭在調研中發現,目前養老服務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
比如,護理型床位數總體上還遠遠滿足不了老齡化加劇的需求。而社區托老所絕大多數都不具備托老服務功能。加之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互相獨立、自成系統。
為給重慶更多的老年人提供個性化、專業化、高品質的養老服務。代春蘭建議,在重慶主城或其他區縣內相繼建立多個類似于重醫附一院青杠老年護養中心的集醫療護理、康復理療、養生文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老年護養中心。
同時,在原有醫保報銷基礎上,將醫養中心護理院相關醫療費用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服務報銷范圍;按照國家政策,按床位對護理中心給予經濟補償。
促進產業發展為符合條件的機構補貼1萬元/床位
該建議由重慶市衛生健康委辦理,并復函代表。
復函顯示,重慶先后出臺《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意見》《重慶市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重慶市失能老人護理能力提升工程建設方案》等法規政策,對醫養結合工作作出具體部署,明確醫養結合扶持政策。
針對代春蘭代表提出的政策及財政支持,重慶已明確將符合規定的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政策,保障老年人獲得康復醫療保險服務。此外,對符合條件的醫養結合機構,利用自有產權建設機構新增床位給予10000元/張的建設補貼,對利用租賃產權建設的醫養結合機構新增床位給予5000元/張的建設補貼,并對醫養結合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征增值稅。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5月,重慶遴選了醫療、養老、護理、行業協會和科研院所等5個重點領域的36名專家和領軍人物,組成了醫養結合專家委員會,為推進醫養結合發展提供智力支撐。9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了支持養老機構設立醫療機構、支持醫療機構設立養老機構、支持新建醫養結合機構以及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全市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簽訂協議合作1095家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支持醫療機構利用醫療資源優勢,采取建立老年病科、護理院、養護中心、舉辦養老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支持養老機構設立醫療機構和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形式,提供托老養老及醫養結合服務。
如重醫附一院成立青杠老年護養中心,市十三院整體轉型為市老年病醫院,大足區人民醫院等區縣級醫院增設老年護養中心。
2019年,按照“養+防、治、護、安”(即基本養老+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臨終關懷)五位一體的醫養結合工作思路,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目前,全市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簽訂協議合作1095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