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將實施“七大行動”做好養老服務
到2020年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將達50%
11月20日,第四次重慶市民政會議召開,安排部署了今后一個時期重慶民政事業發展工作。重慶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到2022年,全市基本民生保障體系更加完善,人民福祉明顯增強,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基本社會服務體系更加優化,人民生活更加便利,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民政事業發展格局基本建成。
目前,我市13.79萬貧困人口中,54.7%以上因病致貧,11.1%左右因殘致貧,6.35%左右因缺乏勞動力致貧,24%左右是60歲以上老年人。
會議明確,針對老年人、殘疾人等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要加強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政策銜接,推進基本生活救助與教育扶貧、健康扶貧、住房扶貧等政策協同,解決好兜底保障對象“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在配套資金、保障標準、照護措施等方面研究制定一些特惠政策,幫助盡早解困脫困。
如何抓好低收入困難群眾的救助?市民政局表示,今年全市城鄉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580元、440元,城鄉差距縮小至1:0.76,未來將逐步實現城鄉統籌。對于特困人員的救助供養,到2020年,將實現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50%。
據悉,重慶60歲以上老人達719萬人,為做好群眾關切的養老服務,重慶將大力實施“七大行動”,加快構建“七大體系”。
“七大行動”包括,大力實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機構養老服務擴面提質、農村養老服務均等化、醫養有機結合增效、銀發經濟健康發展、智慧養老建設、養老友好環境提升,“七大體系“包括加快構建我市養老服務戰略發展、地方標準、法規政策、管理運營、產業市場、人才培養、組織領導,持續不斷拓展服務內容、延伸服務形式、提升服務品質、擴大服務供給、改善發展環境,不斷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元化養老服務需求,力爭在西部走在前列、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在深入推進殯葬管理服務方面,將加快修訂《重慶市殯葬管理條例》,統籌推進火葬土葬,穩步提高火化率,到2022年全市節地生態安葬率達到50%。在婚姻管理服務方面,將完善婚姻登記信息數據庫,推進婚姻登記嚴重失信當事人信用約束和聯合懲戒。 (記者 楊鈮紫)
(責編:陳易、張祎)
轉載自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