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潔流暢的動線規劃 門急診大廳集中設置了掛號、收費、取藥、部分科室等功能區域,并且承擔了分診功能,人員流動頻繁。 因此,要保持門急診大廳的整潔有序,動線規劃應遵循“高明度、低密度”的集散原則,確保人體流線、物流和信息流3大動線互不干擾。 需要強調的是,基于滿足急迫的救治需求的考慮,急診大廳的功能布局必須確保空間合理、流程高效便捷。 急診大廳應單獨設置出入口,方便急救車、擔架車、輪椅車停放。大廳布局要緊湊、集中,可單獨設置掛號、藥局、檢驗服務窗口,各功能區域之間動線設置不宜過長。 當急診大廳兼用分診功能時,面積不得小于24.00㎡。 另外,參照JCI標準補充幾個細節: a.門診大廳入口處須設導診咨詢臺,由門診配備導醫,幫助和指導患者就醫。 b.大廳應設擔架室,并與掛號處相鄰。 c.取藥處等候需預留足夠空間,不能影響人流動線。 2、明確清晰的多維度導視 打造不迷路的醫院,動線規劃和空間導視這兩點一個也不能少。 簡而言之, 門急診大廳的空間導視,應參照點位適宜、便于識別、指示清晰3個基本原則,以實用為前提基礎,體現美觀和品質感。 具體來說,導視系統的色彩運用應符合醫院文化和風格定位。 門急診大廳須設置樓層總索引,結合頂面、墻面、地面作多維化的空間導視。注重訪客的生理和心理感受,造型盡量無尖角。
3、創造良好的照明、通風條件 效果和節能的統一,是門急診大廳照明設計的重點。 門急診大廳作為醫院內外環境的過渡空間,光照條件應盡量接近室外環境。通常情況下,大廳內光源亮度以300 lux為宜。挑高大廳或者采用天窗設計,增加室內的自然采光,舒適又節能。 另外,急診大廳的設計需要注意一點——保持大空間敞開式的空間布局,預留醫療氣體、水電等端口,以便在發生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時作為臨時救治場地,提供緊急醫療救護。而要創造良好的通風設計,一般來說可以參考這個數據——開窗面積達到地面積的5%—10%。 4、整潔舒適的環境 門急診大廳通常是訪客進入醫院的第一個空間,如何呈現給用戶一個友好的第一印象? 在醫療空間設計中引入環境心理學的概念,門急診大廳的設計,可以結合空間色彩及圖形,軟裝搭配,配套設施等方面來表現醫療環境的親和力。 門急診大廳可科學性地搭配運用色彩和環境圖形,打破四白落地的單調印象。 此外,舒適的座椅、便利的配套設施、有趣的互動設施等,能很好地幫助訪客調節緊張的心情。同時,對于醫護人員來說,一個放松的工作環境更加能調動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