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醫療環境是患者的第一劑靈丹妙藥,如何創建適宜患者和醫護人員診療與生活的空間環境,是值得我們共同關注的問題。 傳統的“四白落地”已經向家居化、酒店化轉變。醫院這一與生命密切相關的地方,也真正成為了關愛生命的場所。 如何設計出適宜我國國情的醫療空間?如何創建集裝飾性、舒適性于一體的聲光環境 目前,如何建造既符合中國國情又實用美觀,既符合現代醫療流程高效安全的要求, 又有建筑特點的醫院,已經成為從事醫院設計的建筑師和醫院管理者共同關注的焦點。 由于醫院設計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醫院設計的建筑師和醫院管理者只有把握目前醫院室內設計的發展趨勢,才能真正塑造出符合時代要求的現代化醫療環境。
“以人為本”寬敞明亮的候診大廳綠樹、鮮花、花瓶、掛畫、自由徜徉的魚兒、柔軟舒適的沙發、茶點、報刊、優美的音樂,這些為患者提供了愉快的醫療體驗空間,這是醫院設計的第一個要點。 病房有充足的活動空間每個房間都配有電視、電話、并設有衛生間,內設洗面盆、坐便器和淋浴器等,讓患者感到親切溫馨,如在家一樣方便。尤其是為身體虛弱的患者專門配置坐浴凳、扶手,從而體現出人文關懷。病床周圍,設計制作的幔簾,既便于檢查治療,又保障了患者的私密性。
醫療設備的有機組合將自動呼叫、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及電氣插座等有機組合,布置于床頭上方,既美觀整齊,又便于使用。 “一站式”服務 掛號、檢查、治療、住院、手術全程醫療活動由專業導醫陪同;將門診、急診、檢 驗、檢查、住院等科室融為一體,患者在樓 內即可完成診斷、檢查、住院等所有的環 節,非常快捷方便。
“集中式”的醫療布局 將影像檢查中心、特檢科室全部設置在 一層,實現了門診、急診和病房資源共享, 同時均以較短距離垂直到達,大大縮短了檢查流程。
“經久耐用” 設計應重視實用,避免因追求豪華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同時也要避免做出“過時”的設計,因而影響醫院建筑的使用期限。醫院不適合做過多的裝飾裝修, 簡潔明快的空間處理是首選。但醫療設備一定要好,比如衛生間設備,比如采暖通風和照明設備,都要做到抗感染并 便于維護。
![](http://m.haibobo.cn/d/file/news/zhishi/2021-07-24/be43b41b883005c2ccc820da2834b405.jpg) “節能環保” 有資料顯示,一般醫院的建筑耗能指標是商業大樓的2.7倍。近年來,醫療建筑設計推崇“綠色醫院”理念,最大限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這是明確的發展方向。 在室內空間設計上,應大量地采用自然通風、自然采光,太陽能、雨水等可再生資源。在選擇用材的時候,盡量不選擇有機合 成材料。 “降低噪音” 無論是大廳還是病房,可以通過安置吸音天花和墻板,走廊鋪設地毯來降低噪音;用悅耳的音樂掩蓋噪音;通過標識提醒醫患人員說話低聲細語;調低候診廳內呼叫聲的分貝。單間病房國內病房以前多為6人~8人一間,現在 多為2人~3人一間,而單間病房即所謂的VIP病房也開始出現。單間病房的設計應家庭化,在材料、色彩、家具配置上要體現出溫馨感。設立活動室和洽談間,設立活動室和洽談間,使患者及家屬有互相交流的場所。
“智能化設計” 電子病歷管理系統、自動呼叫等系統應達到最佳聲、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實現 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創造出理想的智能化效果。 診室是室內設計最應該簡化的部位,因為這一空間內人的活動較為單——醫生觀察、詢問患者,患者凝視醫生、傾聽醫生分析病情,因而在這一空間內除了按幾種基本模式布置設施外,無需任何再多的設施布置;色彩以淡雅偏白為好,燈光以色溫柔和不影響醫生觀察患者面色為宜,從而便于醫生觀察患者作出準確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