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管理規范流程確保醫療質量管理持續改進 1、健全醫院質量管理、考核、評價體系,設立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相關管理部門定期對全院醫療質量進行指導、檢查,落實醫療質量管理工作。 2、實施全過程醫療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相關部門督查核心制度的落實,及時發現醫療安全隱患并進行監控。 3、抓好重點環節:提高診治質量、手術質量、醫技質量、病歷質量、處方質量。 4、加強層次管理:注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主治醫師的管理、加強高年次醫師的管理。 5、切實加強醫療技術規范管理,對醫療技術的準入、應用、監督、評價進行完善,并完善醫療技術風險預警機制,定期檢查、督導及落實。 6、嚴格審查新開展的醫療技術或項目,并對其安全、質量、療效、費用進行全程管理和評價。堅決杜絕使用未經批準的新技術。 防范疫情,控制院感加強傳染病的管理 1、通過動態監控、預防、控制感染的發生,防止交叉感染,提升醫療質量和醫療水平,提高醫療服務的安全性、及時性和有效性。 2、相關管理組織學習、落實醫院感染管理和傳染病管理的各項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有效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傳播和醫源性感染。 3、建立健全消毒管理組織、規范消毒、滅菌、隔離與醫療廢棄物的管理工作,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 4、加強對醫院感染控制重點部門的管理,醫院感染率控制在5%以內。 5、發現感染病例,及時送檢,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徑、控制蔓延、積極治療病人,并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6、嚴格落實疫情報告工作,堅決杜絕疫情漏報現象。 7、全體醫務人員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消毒隔離制度及洗手衛生規范,確保手消毒合格率達到90%,物體表面消毒合格率達到97%以上,滅菌物品合格率達到100%。 手術室管理
1、手術室空氣潔凈度管理 手術室屬于高危科室之一,由于婦幼醫院病菌復雜,降低了手術室空氣質量。針對這一現象,應加強對手術室的管理,將手術室盡量設置在較高的樓層。經常開窗通風,清理手術室,并定期監測手術室的空氣潔凈度,降低患者的術中感染。 2、手術器械的無菌管理 由于婦科疾病的復雜性,臨床中常常采用手術治療婦科疾病。因此,必須加強對手術器械的無菌管理,定期對手術器械進行消毒。 產房管理 1、產房溫度管理 產房入手術室分娩前,將室內溫度調節至(26±1)℃,避免溫度過低,導致產婦出現感冒癥狀,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同時,將嬰兒輻射保暖臺持續保持恒溫,可有效避免新生兒因體溫下降出現的感冒等癥狀。 2、嚴格無菌操作程序 產婦分娩完成后,需行會陰側切縫合術。應先將手術器械進行滅菌處理,嚴格規范無菌操作程序。檢查產婦的功能宮腔收縮情況時,醫生應佩戴一次性無菌手套。此外,定期對醫生進行培訓,提高醫生的縫合技術,降低患者出現術后感染的幾率。 3、新生兒科管理 哺乳環節,對哺乳進行嚴格消毒,避免新生兒出現呼吸道感染等。堅持專瓶專用,使用前應對瓶口處進行消毒,避免出現交叉感染。充配奶粉時,應先查看奶粉日期,檢查奶粉是否過期,取用完畢后,將奶粉存放于冰箱中進行管理。 4、室內環境管理 定期對母嬰室進行消毒,使用消毒液擦洗室內的地板、儀器等,對新生兒進行護理時,主要采用一次性的無菌毛巾。每周更換新生兒的床單,并進行高溫消毒。對物品清洗后,可分區域進行晾曬,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通過加強婦幼保健醫院各項重點環節的感染管理,可以使婦幼患者感染幾率大大降低,提高醫療質量,同時也提高了婦幼患者對醫院的信任度。 |